RAID(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,独立磁盘冗余阵列)技术作为一种将多块硬盘组合成一个逻辑存储单元的方法,在提高磁盘容量和数据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
而NVIDIA公司研发的NV RAID技术,更是为Linux环境下的数据存储提供了一种高效、可靠的解决方案
一、RAID技术概述 RAID技术最初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987年提出,目的是通过组合小的廉价磁盘来代替大的昂贵磁盘,以降低大批量数据存储的费用
随着技术的发展,RAID不仅实现了成本的降低,还通过冗余信息的方式,使得磁盘失效时不会使数据的访问受损失,从而提供了高水平的数据保护
RAID技术根据不同的组合方式,分为多个级别,如RAID 0、RAID 1、RAID 5、RAID 6和RAID 10等
每个级别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: - RAID 0(条带化):将两个或多个硬盘组成一个逻辑硬盘,容量是所有硬盘之和
由于可以并行写操作,写入速度显著提高
但此方式没有数据冗余和容错能力,一旦一个物理硬盘损坏,所有数据都会丢失
因此,RAID 0适合对数据量大但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场景,如音像、视频文件的存储
- RAID 1(镜像):最少由两个硬盘组成,且两个硬盘上存储的数据均相同,以实现数据冗余
RAID 1的读操作速度有所提高,写操作理论上与单硬盘速度一样,但由于数据需要同时写入所有硬盘,实际上会稍有下降
其容错性是所有组合方式中最好的,只要有一块硬盘正常,就能保持正常工作
RAID 1适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场景,如存储数据库数据文件
- RAID 5:最少由三个硬盘组成,它将数据分散存储于阵列中的每个硬盘,并伴有一个数据校验位
当丢失其中的一位时,RAID控制器能通过算法利用其它两位数据将丢失的数据进行计算还原
因此,RAID 5最多能允许一个硬盘损坏,具有容错性
相对于其他组合方式,RAID 5在容错与成本方面有一个平衡,因此受到大多数使用者的欢迎
- RAID 6:在RAID 5的基础上改良而成,将数据校验位增加一位,所以允许损坏的硬盘数量也由RAID 5的一个增加到两个
由于同一阵列中两个硬盘同时损坏的概率非常少,RAID 6用增加一块硬盘的代价换来了比RAID 5更高的数据安全性
- RAID 10(镜像+条带):先将数据进行镜像操作,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组
RAID 10对存储容量的利用率和RAID 1一样低,只有50%,但它提供了200%的速度和单
Linux系统环境快速搭建指南
NVIDIA RAID配置在Linux系统下的实战指南
Hyper软件突发启动故障解决方案
Xshell6密匙解锁教程大揭秘
Linux服务器高效分区指南
Xshell报错‘算法不匹配’:排查与解决方案全攻略
Linux下轻松打开ODS文件技巧
Linux Squid连接配置全攻略
Linux ifcfg文件配置详解指南
Linux Root Bashrc配置全攻略
Linux系统:轻松配置Locale环境
INI配置在Linux系统中的妙用
Linux练手配置:打造个性化系统指南
Linux内建Specs:高效配置指南
Linux系统SNMP Agent配置指南
Hyper-V中Ubuntu网卡配置指南
Hyper-V启动ISO:轻松配置虚拟机教程
Docker配置Hyper-V教程
Xshell6教程:轻松安装与配置宝塔面板步骤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