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系统以其强大的稳定性和灵活性,在串口通信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支持
推荐工具:linux批量管理工具
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Linux环境下,使用C语言读取串口数据,从串口设备的打开、参数设置到数据读取和关闭串口,全方位解析串口通信的过程
一、串口设备在Linux系统中的表示 在Linux系统中,串口设备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文件,存储在`/dev`目录下,常见的串口设备文件名包括`/dev/ttyS0`、`/dev/ttyS1`等
如果使用的是USB转串口设备,文件名可能为`/dev/ttyUSB0`、`/dev/ttyUSB1`等
这些文件名并不是固定的,可以通过系统配置或驱动进行更改
要查看系统中的串口设备,可以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: ls /dev/ttyS 或者 ls /dev/ttyUSB 根据系统配置和连接的串口设备,会显示相应的设备文件名
二、打开串口设备 在进行串口通信之前,首先需要打开串口设备文件
在C语言中,可以使用`open()`系统调用函数来完成这一操作
`open()`函数的原型为: int open(constchar pathname, int flags); 其中,`pathname`表示串口设备的路径,`flags`表示打开串口设备的模式
通常,我们使用`O_RDWR`(读写模式)、`O_NOCTTY`(不将该设备设置为进程的控制终端)和`O_NONBLOCK`(非阻塞模式)等标志
示例代码如下:
include
这些参数决定了串口通信的基本特性
在Linux中,可以使用`termios`结构体和相关函数来设置串口参数
`termios`结构体包含了串口通信的各种配置选项
首先,使用`tcgetattr()`函数获取当前串口参数,然后使用`cfsetispeed()`和`cfsetospeed()`函数设置波特率,最后使用`tcsetattr()`函数将新的参数应用到串口设备
示例代码如下:
include
如果需要等待所有写入的数据都发送完毕再改变参数,可以使用`TCSADRAIN`标志;如果希望改变在下一次调用`read()`或`write()`时生效,可以使用`TCSAFLUSH`标志
四、读取串口数据 设置完串口参数后,就可以使用`read()`函数从串口读取数据了
`read()`函数的原型为: ssize_t read(int fd,void buf, size_t count); 其中,`fd`表示已经打开的串口设备的文件描述符,`buf`表示读取到的数据存储的缓冲区,`count`表示缓冲区大小
示例代码如下:
include
探索Hyper Go酒吧,潮流夜生活新地标
Linux C语言实现串口读取技巧
远程桌面:鼠标失灵,进入受阻解决方案
如何利用公网地址设置远程桌面:安全高效的远程办公指南
Hyper GT订单火爆,未来出行新风尚!
Hyper-V与VMware:虚拟化技术大比拼
外网访问技巧:远程桌面端口设置指南
Linux技巧:指针轻松转数字实操指南
SSHD在Linux系统中的配置与优化
Linux系统下的渲染软件精选
Linux系统下显卡更换与调优指南
Linux串口通信:高效数据写入技巧
远程桌面连接:轻松实现步骤全解析
Windows命令:轻松实现远程桌面连接
Linux系统下数字排序技巧揭秘
Linux系统:遗忘HTTPS密码怎么办?
Ubuntu 16.04远程桌面安装:轻松实现远程操控教程
GD库在Linux上的安装与应用指南
Linux系统下的mount挂载全解析